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688篇诗文) (6459条名句)

刘子翚介绍

刘子翚的生平

  刘子翚之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因体弱多病辞职。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刘子翚教养,并对朱熹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刘子翚请教入道门径和次第,刘子翚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得到入道的门径,并以“不远复”三字告诫朱熹。刘子羽待朱熹如子侄,为朱熹之义父,给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朱熹自认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当,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后来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得益于刘子翚的悉心培养。

  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47岁时病逝,追谥文靖公。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为之作序。宗杲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的文学创作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还朝有策裨聪明,纳谏那忧以杖撞。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连年戍役频,徽兵及渔佃。扶藏或稚齿,婴胄仍华颠。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林端晚澻发,石妹飞梯悬。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防胡屡瓦解,合冠俄星连。犹多燕赵儿,意气

大儿行文学苏黄,暗潮无声走茫茫。小儿分题拟甫白,手抉蟆颐取冰魄。自成机杼谁如君,悲歌乃有可怜色。晓来春归荠叶新,青女摧之良不仁。那知妙龄气如许,一睨辟易惊千人。我亦归为村衰翁,接花成条欹屋红。跣行肯追蹀躞步,杯饮不羡琉璃锺。相逢他事不发语,醉面彻日承溪风。

袖刺谒诸邻,徘徊寄心赏。潭潭广厦深,咳唾生余响。兹邦怀地宝,比屋夸雄敞。如何蓬庐士,贫贱安所养。

徙倚山堂晚,悲秋万古情。雨蔬犹擢秀,风沼自扬清。野迥归牛小,沙寒白鸟明。凄凄枫柳树,汝意亦难平。

草棘萧萧野岸隈,暗香消息已传梅。雪欺篱落遥难认,暖入枝条并欲开。愁向天涯今度见,老随春色暗中来。似闻诗社多何逊,盍试招邀共一杯。

笃耨清香步障遮,并桃冠子玉簪斜。一时风物堪魂断,机女犹挑韵字纱。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於今叹不辰。我亦平生识传癖,可怜朱墨费精神。

朝廷植党互相挺,政事纷更属纪年。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