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297篇诗文) (3128条名句)

汪莘介绍

汪莘的文学创作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如泪亦空。

曳杖登春台,万物含光辉。天地岂不大,孤云独无依。我友在东海,古屋弦湘妃。昔醉芙蓉浦,今掩桃李扉。不见已三年,何由会王畿。赠子青玉案,报我紫金鞿。日暗牛羊下,月明乌鹊飞。有生共如此,扰扰徒增欷。

道在羲皇孰断金,至人出处合天心。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世外太古日色静,洞中一片春风深。自怜晚辈服膺久,亦许杖屦来相寻。

青天夫何长,白日又何促。吹却几株花,成此一村绿。不嫌春已晚,春晚爱不足。谁能描晚春,隐然在心曲。我心如明镜,万象相映烛。我心如虚空,万物自磨触。斜阳红欲滴,远水光可掬。中有太古人,歌声出金玉。

闲步水南因水北,仍从山后复山前。日归海底龙方觉,月到天心虎正眠。

香鞴绣轭急朝昏,李陌桃蹊不尽樽。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

白昼春光绿染衣,东风千里挂帆归。竹篱红白花相映,只听鸡声在翠微。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懒锄。苦雨晴时春已尽,可怜新月挂清虚。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