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出》
慵游懒出门多掩,
纵暂逢迎不下堂。
不是向人情渐薄,
病宜闲静老宜藏。
【中文译文】
懒散地游荡,不愿出门,经常闭着门户。
即便偶尔遇到见面的人,也不肯进屋相见。
并非是对待他人的情感逐渐淡漠,
而是因病需要宁静,年老需要隐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懒散出门和不愿见人的状态,表达了他对于病痛和年老的心理态度。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懒散不愿出门的状态,形容自己游荡不定,喜欢宅在家中,门常常紧闭。这种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于外界的懒散和怠惰,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或者情绪低落,缺乏积极的行动力。
其次,即使作者偶尔遇到见面的人,也不愿意迎接对方进屋。这里的"纵暂逢迎不下堂"意味着作者即便与人相见,也只是敷衍了事,不愿意和人交流互动。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情感状态让他不愿与他人接触,选择与世隔绝。
然后,诗中作者明确表示自己对待他人的情感并没有淡漠。"不是向人情渐薄"表明作者并不是故意疏远他人,而是因为病痛所需,选择了宁静和隐居。这里透露出作者内心对于自己疾病的理解和对于生活的调整。
最后,诗中提到病痛和年老需要宁静和隐居。"病宜闲静老宜藏"表达了作者对于病痛和年老所需的环境的期望。作者认为病痛时应该追求宁静,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而年老时则应该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身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病痛和年老所需的宁静和隐居的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调整和对于他人情感的重视,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深度思考和人生态度。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