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中的一幅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第一句“绿玉修修冷罩烟”描绘了嫩绿的竹笋冒出地面,如同翡翠一般,修长而娇嫩,笼罩在轻烟之中。这一景象给人以清新、静谧的感觉,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接着,诗中的第二句“一溪春雨洗婵娟”描绘了春雨洗涤着婵娟的竹笋。这里的“婵娟”一词指的是美丽、娇嫩的样子,通过春雨的洗涤,更加凸显了竹笋的娇美和生命力。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了徐福,他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曾经找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草。这里的徐福被用来象征长寿和不朽,与竹笋的生命力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一句“丱女童男泣海田”描绘了竹笋被人们采摘的情景。这里的“丱女童男”指的是男女老少,他们在采摘竹笋时流下了眼泪。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变迁的感伤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竹笋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王禹偁独特的艺术才华。
绿玉修修冷罩烟,一溪春雨洗婵娟。不知徐福归何处,丱女童男泣海田。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