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师挟帝令,号呼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帝眷一夕回,旱识旦暮行。
翻然沛膏泽,夜半来无声。
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风师挟帝令,号呼肆徂征。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帝眷一夕回,旱识旦暮行。翻然沛膏泽,夜半来无声。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残句风师挟帝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风、云、雨三位神灵对人间的影响,以及帝王的威令使自然界发生的变化。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神挟帝的命令,
号令四处吹征风。
云神畏惧被驱逐,
心怀妄想不敢争。
雨神失去了官职,
只顾着日夜生产。
帝王一夜间眷顾,
干旱见证了黎明和黄昏的行走。
突然间豪雨倾泻,
夜半降临无声无息。
青苗在广阔的田地上发芽,
白水涵盖着孤城。
这首诗词通过人格化的手法,赋予了风、云、雨三位神灵人类的特质和情感。风神受到帝王的命令,号令四处吹送征战之风,象征着帝王的威令和战争的蔓延。云神则畏惧被赶逐,心怀妄想但不敢与帝王争斗,暗示着帝王的统治与压迫。雨神失去了原本的职责,只顾着不断降雨,意味着帝王的眷顾带来了丰收和生机。
诗词中的旱识旦暮行表达了干旱时期只能在日出和日落之间行动,生活异常艰辛。而突然降临的豪雨则带来了旱情的改善,沛然膏泽大地,但这种改变是在夜半无声无息中发生的,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的神秘性。
最后两句描述了雨水滋润下的青苗在广阔的田地上生长茁壮,白水涵盖着孤城,展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包容。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对风、云、雨的人格化描写,表达了帝王的威令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及自然界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希望。
cán jù fēng shī xié dì lìng
残句风师挟帝令
fēng shī xié dì lìng, hào hū sì cú zhēng.
风师挟帝令,号呼肆徂征。
yún shī wèi tuī zhú, xù yì bù gǎn zhēng.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yǔ shī kuàng jué guān, suǒ gǒu zhāo xī shēng.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dì juàn yī xī huí, hàn shí dàn mù xíng.
帝眷一夕回,旱识旦暮行。
fān rán pèi gào zé, yè bàn lái wú shēng.
翻然沛膏泽,夜半来无声。
qīng yāng fā guǎng mǔ, bái shuǐ hán gū chéng.
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