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的作者是近代作家柳亚子,题为《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巢南寄来书信,告知将要出版长兴伯吴公的遗集,希望尽早完成。
伯吴公是一位豪迈的人,曾经挥舞过战场上的戈戟。
他的头颅安葬在草莽之间,风雨中黯淡无光。
幸好他的文学才华流传下来,希望你能迅速收集起来。
他留下来的信函是上天的赐予,而他的事迹还未被广泛传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长兴伯吴公的敬意和对他文学遗产的珍视。长兴伯吴公是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士,他挥舞战场上的戈戟,但最终在战争中牺牲。他的头颅埋葬在茫茫草莽之中,风雨中黯淡无光,形象地展现了他英勇壮烈的结局。
然而,尽管他已逝去,他留下的文学作品仍然存在。诗中提到了长兴伯吴公的遗集,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快将这些作品收集起来以保留他的文学才华。作者认为这些作品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值得被广泛传颂。
整首诗词在表达对长兴伯吴公的敬意的同时,也强调了他的文学价值。通过对逝去的英雄的赞美和对文化遗产的呼吁,诗人激励读者珍视历史和传统,继承和传扬优秀的文化遗产。
“曾挥落日戈”出自近代柳亚子的《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huī luò rì gē,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